《南京财经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欲成家国之才,当从自理起步

   期次:第260期      


儿子:
  抵达英国已一周有余,一切都安顿好了吧。
  你选择出国深造,志在学成之后,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、对社会和国家有担当的人。爸妈虽有所不舍,但为了你的梦想仍尽全力支持。
  《触龙说赵太后》中左师公曰: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爸妈支持你出国深造,除了学知识、开眼界、早成才之外,还有一层深意,就是让你在独立中学会自理,善于自理。因为,只有自理,才能自立、自强,才能更好地修身齐家,进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、对国家有贡献的人。
  自理包括许多方面,如学习自理、生活自理、健康自理等等。学习自理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,毋庸多说,而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却常被忽视。分数几乎成为衡量学生、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。在服务社会化的今天,人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正在日益退化。曾有媒体报道,一个知名高校的新生,因离开父母,生活不会自理而辍学;一个成年小伙因生活不会自理造成心理封闭,最终走上绝路。这样的例子虽属个别和极端,但不可否认的是,现在不少年轻人生活自理能力差,不会洗衣做饭,房间杂乱无章,吃饭靠点外卖……当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学生走上社会后,面对工作压力,不仅生活可能会变得一塌糊涂,连带着工作乃至性情也会变得灰暗乖戾。
  当然,你是有些生活常识的,只是你独自在外父母免不了担心而已。刚才,从视频中看到你在厨房烧饭的样子,我们颇为欣慰。你可趁此机会,使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再有一个较大的提升。这不仅会让你对生活更加充实、自信,也会对你今后的人生大有裨益!
 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,大都是从小饱尝生活甘苦,从生活自理、自立开始,进而走向人生自强、事业辉煌的。爱迪生的许多发明,都源自他对生活细节的好奇与好学。曾国藩在家书中常常要求“子侄除读书外,教之扫屋、抹桌凳、收粪、锄草,是极好之事,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。”毛泽东经常引用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”教育干部尤其是年轻人,阔别多年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国没几天,就让他跟随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学做农活,上“劳动大学”,锻炼他生活自理、自食其力的能力。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长达七年的梁家河知青生涯中,学会了生活、融入了生活,给自己也给全国人民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。伟人、名人的辉煌人生尚需从生活自理起步,何况我们这些凡人、常人呢?!
  儿子,从古至今,从圣贤到凡夫,都启示着这样一个平常而深刻的道理:生活的点点滴滴蕴含着人生哲理,衣食住行的琐碎小事反映出一个人的习惯与品性,乃至为人处事、治国理政的大道。老子说: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”;习总书记讲:领导者要有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”的态度。他们用生活知识与经验来解读治国理政的大事,多么耐人寻味和深思!
  学做一顿饭菜,不仅能填饱肚子,也能让你在劳作中体味甘苦、收获喜悦,逐渐地,还会引发你对农民辛劳的体恤,善良的种子、勤劳的美德、俭朴的习惯,往往就是在生活的沃土中孕育生长。同样,整理衣服被褥、打扫家庭卫生,也能培养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,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护公共卫生与社会秩序的文明举止。不仅如此,时间久了,你还将会思考:我们的食从何来、衣从何取、住从何得、行从何有,从而学会感恩他人、回馈社会、报效国家。
  儿子,一个人的精神成长,往往与生活经历、自理能力息息相关。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、生活细节中,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能力,还有自我约束的意志与品质。自理能力强的人,往往更自信、更成熟,也会有更多出彩的人生机遇;反之,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了的人,极易形成懒惰、奢侈、自私的陋习,更何谈修身齐家、回馈社会?!一言以蔽之,自理,培养的是生活条理,濡养的是身心肌理,明白的是人生道理,领悟的是社会哲理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自理,是自立自强、成长成才的前提,是迈入社会、走向成功、实现梦想的基石。
  儿子,爸妈期待:你留学成才的志向,从学会自理起步;你回报家国的愿望,从善于自理启航。
  初到异国,难免有所不适,望你尽快调整。安心学业、打球交友的同时,一定要注意安全!
牵挂你的老妈
*此文获得校工会举办的“好家风好家训”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,作者为校党委统战部吕戎。

南京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5745次访问,全刊已有1800963次访问